(原文发布于2月7日,作者是Yahoo Sports撰稿人Ben Rohrbach,文章内容不代表译者观点。)

NBA是一门生意。在过去一周,你听到这句话多少次了?球迷们内心深处都明白,NBA不仅仅是体育赛事,它还是一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。球员的收入远超许多人的想象,而球队老板们赚得更多。这项工作并不是所有球员都有选择权,他们对某支球队的忠诚往往源自与社区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。然而,这种情感总会被提醒:这一切可能在瞬间消失。

对于球迷来说,却恰好相反。球队要求你尽可能投入金钱和情感,以换取争冠的承诺。而相比之下,球队却从未给予同样程度的回报,因为他们已经将“情感”剔除出契约之外。今年交易截止日期特别让我们意识到了这个行业有多冷酷。

《NBA交易截止日:球员与球队的背叛,球迷成最大输家》

就在夜幕降临时,达拉斯独行侠队悄然将卢卡·东契奇交易至洛杉矶湖人队,此事似乎只有两位总经理尼克·哈里森和罗伯·佩林卡知晓。这笔交易还没有一个合适或能令独行侠粉丝满意的解释。此举向联盟中的每个人传递了信息,包括超级巨星,以及广大的球迷群体。“你必须理解,没有任何人是安全的,”扬尼斯·阿德托昆博如是说,“没有谁可以保证自己的位置。”

过去七个赛季中,独行侠一直告诉其支持者全力以赴地信任东契奇。他们相信他能够带领团队晋级2022年西部决赛及2024年NBA总决赛。本该如此,但现实并非总按计划进行,每一次选秀权所寄予的是希望——即他能引领大家实现荣耀。但现在,这些乐观期待已被击碎,让众多忠实粉丝倍感失落。

与此同时,在迈阿密热火队吉米·巴特勒也面临着类似困境。他渴望获得提前续约合同,而热火则拒绝满足他的请求,因此,他决定停止履职4880万美元薪水直至转会至金州勇士,并最终获悉后者愿为其提供两年1.12亿美元的新合同。从另一角度看待事情,也显示出这种商业运作背后的无奈:

《NBA交易截止日:球员与球队的背叛,球迷成最大输家》

Bartler与热火共同打入2020年和2023年的NBA总决赛,但这些成功经历只是谈判新合同的一部分。如果无法在迈阿密得到理想待遇,他很快就会寻求其他机会,与此同时,对那些刚估值达到35亿美元、依旧担忧支付3.5亿给可贵人才而犹豫不决的不胜唏嘘。这都是荒谬数字,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,更显得不可思议。

《NBA交易截止日:球员与球队的背叛,球迷成最大输家》

但愿巴特勒进入自由市场测试一下自身价值,看费城76人在保罗-乔治成为三个赛季以来第一个真正顶薪更换俱乐部之后,又付出了什么代价。不禁令人疑惑,为何评估随意且奢侈税逼近极限时,总有人表现得像是在哭穷。我只能认为,这就是商业游戏本身。

NBA最近签署了一份760亿美元的大型媒体转播协议,到底是谁来买单呢?作为每位篮球爱好者,我们应该对此产生质疑。当联赛赋予玩家越来越高的话语权,使他们频繁变动阵营,同时又推动措施使留住优秀天才愈加困难,就感觉忠诚早已成稀缺之物。此外,新设立第二豪华线实际上进一步助长了这种趋势,很快波士顿凯尔特人的拥趸便要体验其中滋味;因为当主教练把首发阵容全部锁定提前续约的时候,其出售价格竟高达50亿美金!然而,当面对自己设置上限缴纳奢侈税的问题,他们几乎必然难以承担这样的压力。

作者:Ben Rohrbach 译者:GWay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