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17日讯,《时间的答案》陈梦专访今日发布。这位奥运冠军在采访中分享了她成长过程中的经历,包括职业生涯的低谷、夺冠后遭遇的网络暴力以及对未来的规划。以下是陈梦采访完整版。

关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获得冠军,您认为这是26年来职业生涯中的巅峰吗?

可以这么说,那一刻感觉就像做梦一样。赢得奥运会金牌,这种喜悦是其他比赛无法比拟的。当时我心里想:“天哪,我真的拿到了这个冠军?”然而人生总有起伏,有些事情难以预料。在之后两三年的时间里,我经历了一段低迷期,那时候身体出现伤痛,比如关节囊肿的问题。我肩膀上长了一个很大的疖子,导致感染并形成了一个大洞。当时医生告诉我体内脓液达30ml,但即便如此,在赛场上站着的时候,我仍然觉得自己要拼尽全力去战斗,没有任何理由退缩。

陈梦专访:从东京夺冠的恐惧到今年的从容应对

这确实是一段残酷时期。有些不了解情况的人,会发表一些不好的言论。本该是在赢得荣誉后听到鼓励和赞美声,却不是这样的。

陈梦专访:从东京夺冠的恐惧到今年的从容应对

你曾提到几乎卸载了所有社交软件,是因为受不了了吧?

嗯,当时最严重的一段时间,我甚至在赛场上也感到害怕。我害怕周围那些声音,因此当我参加比赛的时候,就只想着“必须赢”。但是竞技体育谁能做到每天都获胜呢?之前我的生活中从未面对过这种舆论压力,所以那阶段给我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负担。

那么,你最低谷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?

I开始怀疑自己,即使已经获得过奥运金牌,每次参赛还是希望能够获胜。如果输掉一次比赛可能还好,但如果接连输了几场,就会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。你为此哭泣过吗?当然有很多难过的时候,不过更多的是选择独处,让自己冷静下来。握住球拍,只要努力争取胜利,那么外界怎么评价又有什么关系呢?

This句话非常正确,“又能如何”?但真正做到这一点其实比较困难。在近两年间,一方面需要克服自身伤病,还需进行康复训练,同时提升体能与速度,将力量融入专项技能之中,非常具有挑战性。

陈梦专访:从东京夺冠的恐惧到今年的从容应对

Status转变是否存在具体节点?



我们回顾世锦赛团体赛事,对面是15岁的小将,如果没有赢下这场关键战役,对于团队来说我真觉得成罪人。因此临近奥运,不想再失手。而若再次夺得2024年巴黎奧運會金牌,与第一次相比你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吗? 开心依旧,但是更加从容,现在看来这些痛苦都是值得坚持走出来的重要部分,其实结果已非最重要。 通过这一切经历,你学到了什么? 直面自我是许多人所不能轻易做到,而实现这一目标,需要一种坚定的不屈精神。 现在运动员们是不是不能久坐太久? 是啊,因为保持某个姿势超过一定时间就容易造成损伤。他们问你有没有骨头断裂或撕裂问题,对吧? 实际上,两侧都有小裂缝,要靠肌肉支撑。但日常反复旋转训练,又不断刺激它。一旦肌肉疲劳或者支撑不足,就如同骨折一般。 大家可能很难理解乒乓球强度虽不高却为何会致使骨骼开裂。从小练习,到如今很多部位尚未完全发育成熟,加之早年的环境条件差(例如水泥地),所以更易产生这样的问题。
"记忆犹新,大年三十晚上回家只能吃顿饭。"

爷爷对此十分不满,他认为孩子应该享受童趣而不仅仅沉浸于打球。所以小时候每当妈妈威胁: “今天不好好表现可没机会去打球”, 我立马改正。不过,从来没有放弃追求梦想,相信付出终有收获! 不过,以前机械化重复性的训练对于年轻选手而言也是枯燥无味。那么多久才能培养所谓“肌肉记忆”呢? 通常需要经过数千次锻炼才行。例如反手拧拉技术,就是其中之一。 看似简单微小动作背后的艰辛只有实践者明白。不光学习技巧,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其应用于实际竞逐,并精益求精。在睡觉前观看技术录像,总让我思绪万千,脑海里的画面令我深夜挥动双臂模拟各种击打动作。而为了掌握熟悉技艺,为备战巴黎奧運,我们持续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多轮次强化练习! 现今抖音平台上的乒乓爱好者人数接近亿级别,这是令人振奋数字。如我们的影响促使更多人参与进来,无疑是一件快乐事儿! 展望退役生活,有何计划? 其实一直以来都会尝试以前未涉足领域,如网球、滑雪及流行皮克球等众多项目,希望借助运动释放内啡肽,使人生愉快丰富起来! 此外,也期待通过建立乒乓学校帮助更多青少年实现他们各自梦想。 最后,对于30岁以后的人生观念与过去往昔有所区别么? 年龄对我而言并不是特别关注因素,因为女性永远保留少女般憧憬;尤其作为运动员,她们状态及心理活跃程度始终青春洋溢。然而,看待问题角度则显著变化,多维视野让个人更加成熟稳重。”